2013年9月15日 星期日

許文華執業律師經驗談--國立大學助理教授不續聘案之申訴

Dear 丁教授

    前一陣子文華協助兩位國立大學助理教授處理不續聘
與升等案件之申訴,很幸運的是兩件案子都是申訴成功(
即申訴有理由),今天來整理一下其中一件不續聘案申訴
成功的心得提供丁教授參考:

一、應爭取陳述意見
    因申訴結果對當事人影響重大,而申訴決定如同行政處分
一樣,法律因此規定在教授(本文中教授可包含助理教授與副
教授)申訴程序中,當事人可申請在學校申訴評議委員會(下
稱申評會)開會時出席陳述意見,基於見面三分情,加上情緒
感染力,我會強烈建議一定要出席陳述意見,因為看了很多申
訴無理由的案件(當事人前來求助提出再申訴),發現共同點
都是當事人沒有親自或委託律師出席申評會,只以書面陳述意
見,然而如果你自己都不敢挺身而出捍衛自己的權益,那又如
何期待申評委員會同情進而給你有利的決定呢。再者,如果當
事人有委託律師撰寫書面意見,仍然建議自行或委託律師出席
陳述意見,因為申評會委員大部分都不是法律人,對於律師所
寫的書面意見,可能理解的不夠到位,也可能因為書面一時無
法完整或全面的表達全部事情發生經過,如仍親自或委託律師
出席說明,絕對有助於事實與法律見解的釐清。
 
二、應出其不意
    雖然陳述意見書建議在開會前就寄送給學校,由學校提供
給各位申評會委員,以便申評會委員在開會前能充分了解我方
有利之事實與法律見解,但是由於我方陳述意見書,學校亦會
提供給系上或院方(視侵害教授權益之單位而定)進行狡辯(
不是啦,是答辯),此時基於克敵致勝重在奇襲,我會建議視
情況把一招斃命的事實或法律見解等到申評會開會當天再提出,
這時對方因事出突然常常就會招架不住。
 
三、應強調程序瑕疵
    據了解目前申評會實際運作情況,可能基於尊重申訴人(
申訴的教授)所屬系方之專業判斷或者因為現行法規要求,
最後在下決定時,通常只會處理系方或院方決定過程的瑕疵,
不會去處理決定本身的瑕疵,舉例而言,助理教授評鑑不通過
而應進行覆評程序時,依規定有三年緩衝期,此時助理教授所
屬系方或院方,如果沒有給助理教授三年緩衝期就進行覆評,
而且最終結果是覆評不通過時,這時整個過程就會被認為有程
序瑕疵,申評會就非常有可能決定申訴成功,但是如果你去爭
議覆評不通過這個結果本身不對或有瑕疵時,申評會通常不會
去處理(有時候想想,好像是不敢去處理),這是申訴人應該
特別注意的訣竅。

四、應掌握
擒賊擒王之道理:
    前面提到大部分的申評會委員都不是法律人,但是因為國
內廣設法律系的緣故,大部分大學都有法律系,此時申評會委
員中也都會安排一位法律系的教授或副教授在內,你想想此時
申評會除了主席之外,還有誰會是意見領袖,因此,我在代理
當事人開申評會前除了先上網查查這位法律系教授背景的申評
會委員學經歷外,在開會當天也特別花多一點時間回答這位法
律系申評委員的問題,最後果然也收到非常正面的效果。
以上敬請卓參。
 
-------------------------------------------------------------------------------------------
Should you have any question, please feel free to
contact me.
Best Regards,
vincent
許文華律師謹上
--------------------------------------------------------
誠理國際法律事務所
電話:02-25671058
傳真:02-25676108
電子郵件:hwhlawyer@fountainlawfirm.com
地址:台北市南京東路二段100號11樓(松江南京站2號出口)
--------------------------------------------------------------------------------------
附註:本人分享文章僅供討論參考之用,並無廣告營利目的

2013年9月4日 星期三

敬請 支持及幫忙宣傳第一個為全球華人服務的開放教育平台


嗨,您好:

第一個真正為全球華人服務的開放式線上教育平台

ewant育網」( http://www.ewant.org )  終於

上線了,初期提供了來自海峽兩岸五所交通大學的

十幾門精彩課程,所有學習資源完全免費,請大家

支持、並轉發此信或利用網路向您的親朋好友介紹。

 

去年(2012),台灣的交通大學邀請了大陸的四所

交通大學 (包括上海交大、西安交大、西南交大及

北京交大) 共同發起一個全華文的開放式線上教育

平台,為全球華人免費提供頂尖大學的精彩課程。

此一構想立刻獲得各校的認同,並自今年(2013)

起開始建構平台。經過半年多的積極規劃及工作,

這個平台終於在8月底對外公開了,平台的名稱叫

ewant育網 ( http://www.ewant.org ),預計

在今年底前將會提供來自兩岸五校交大及部分台灣

其他頂尖大學的十幾門課程  (包括 “中醫藥與中

華傳統文化”、“統計簡單學”、“機械設計概論”

“認識青年”及“計算機科學與程式設計概論”等)

現在就可以上網開始登記選修課程了,第一堂課將

1014日正式在網上開始上課。明年(2014)

ewant育網」將擴大邀請大陸、台灣、港澳及歐

美的其他大學參加,預計總共會提供約70門課程。

 

這是第一個真正以全球華人為服務對象的開放教育

平台,請大家告訴大家,支持這個平台永續經營下

去。

記得要註冊及登記選修至少一門課哦,不用付錢,

也不怕被當啦 !

 

敬祝 健康開心

ps 這是我近一年來努力工作的少許成果 , 請幫忙

用力推出去

李威儀 , Wei-I Lee

電子物理系 教授

高等教育開放資源研究中心 主任

國立交通大學

Res. Center of HERO, Director

(Res. Center of Higher Educational Resources for Openness)

Department of Electrophysics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Taiwan


Tel : 886-3-5731773

2013年5月1日 星期三

對「人才培育白皮書專案計畫報告書」回應之三


國立臺灣大學季瑋珠教授

 

謝謝丁教授,這個報告書已經在其他地方看過相

關的討論。僅將淺見提供您參考:

1.P.13忽然出現2倍的字樣,是什麼意思?生產

力怎麼計算?是指產量?品質?

2.P.14的「素養」最近引起很多話題,原來英文

competence,直接的意義應該是能力,因此

這個翻譯似乎不妥。素養是需要時間和人生經

驗去培養、去體驗的,也很難以考題加以量化。

3.PP.17-18十二年國教,最近也話題很多,最令

人不解的是「免試不免試」,「特招無特色」,

基北區為例,許多自以為孩子是菁英,或者可

以成為菁英的家長,只有一個價值觀,就是把

孩子送入明星高中,不成,就去私中。而唯一

讓他們放心的就是紛紛計較的考試,間單說,

就是恢復聯考,走回頭路。還有家長和老師歧

視「免試生」,說不可以和特招生同班上課!

這簡直是「種族隔離」,臺灣以前也只有日本

人做過這樣的事。

要說社區高中職真的不及明星高中(如建北)職

(如大安)「優質」,這是十分不公平的,但是

大家為何一定要擠明星高中職?原因主要是進入

大學的成果。許多有經驗的家長都承認,社區高

中職的老師比明星高中職更努力,更認真,更關

心孩子,他們說:「明星高中是得天下英才而較

之,社區高中是把學生變成天下英才!」那個更

符合教育理念?那個更適合大多數學生?

為何明星高中職生大學成績好呢?是大學招生有

偏好?明星高中老師優秀?學生優秀?補習班優

秀?老實說,智能真的有問題的,國中畢業前早

被特教班網絡走了,能進入十二年國教的都不「

笨」,是教育方法不對,沒抓到關鍵點,學生也

自我放棄使然。有人退休後才學新語言、新技藝,

只要沒有「失智」,人生的學習沒有止境,何苦

在青少年其跟孩子過不去?

4.智愚賢不肖齊聚一堂,一起上課學習有何不可?

入社會後不是這樣?很多家長遷學區的榜樣孟母

三遷,在今天看來根本是「職業歧視」。如何解

決能力差異,和興趣的差異?很簡單,小班分組

教學,活化分流,不否定任何交流的機會,文理、

技職學術。我們有這麼多流浪教師,還怕沒人

教?而且記得不僅學科,各個術科也可以。當然

大學入學端一定要改,均衡會考試和會做事、會

解決問題等等各種優勢。芬蘭可以,我們為何連

嘗試都不敢?

5.對於高教,我比較沒意見。不要一天到晚叫我們

paper,還有用幼稚的獎項干擾教學研究的自

由即可。 另外就是前述學生的選擇,能否更有

彈性?

後學

季瑋珠敬上

 
【註】「人才培育白皮書專案計畫報告書


對「人才培育白皮書專案計畫報告書」回應之二


國立清華大學陳舜芬教授

 

丁教授:

在十二年國教部分提到有關師資培育,其中一再

提到[師範體系大學](請參考附檔),這個名詞並

不妥當。因為自從師資培育法公布後,法令上只

[師資培育之大學]的說法。三所師大雖然名稱

上保有師範二字,但性質上師資培育已經只是這

些學校任務之一,與其他任何一所設有教育學程

的大學無異,都是[師資培育之大學]。師範學院

也已改稱為教育大學,有幾所教育大學則已改制

或與鄰校合併為一般大學,也有幾所正與附近大

學討論合併事宜。同時,教育大學也朝一般大學

發展,設置了不少與師資培育無關的學系。總之,

依法令與現況,根本已無所謂的[師範體系大學]

 

一九九四年師資培育法公布迄今,雖然經過多次

修正,但是師資培育多元化 (也就是一般大學也

可培育師資) 的方向一直沒有改變。白皮書中

全不提現行依法設置教育學程的[師資培育之大學]

反而一再提出[師範體系大學]一詞。19頁提到

[師範體系大學應回歸本質,以強化其師資培育的

角色與功能],以及第22頁提到[師範體系大學

承擔十二年國教師資, 特別是國小師資培育之主

要責任,並負責公費生培育]。一來是 [師範體系

大學]一詞使用不當,二來是這兩項建議違背師資

培育法與目前師範大學與教育大學的發展方向。

對「人才培育白皮書專案計畫報告書」回應之一

                                            國立交通大學洪瑞雲教授

1.針對12年國教 主要的問題不在師資的問題

而是教學必須能力分班的問題
學生能力差距太大 教材和教法必須分級

高中教育必須要能銜接未來大學教育所需的
本知識

不是所有學生都有能力進大學受教  國中甚
小學都已有啟智班和資優班的設置

 高中教育勢必無法使用一套統一的教材 對
 所有的學生做出相同的通過要求

過去 解決學生能力不同的方式是透過入學
試 形成了一些明星學校

如果12年國教想要破除明星學校(免除學子
升學壓力 讓學習正常化)

也想要社區化(讓學生可以就近就讀)那麼
一個學校之內就必須有學科教材能力分
級的設計  讓能力不同的學生能適性發展
能力分級  教材分級  在先進國家早已在
做 台灣為何不能做?

高中生程度若無法分級  統一教材與進度
的苦果將由大學來承受


2.針對大學教育 大學教授薪資偏低 升等
  考核嚴苛的問題必須要儘速解決
  這不是目前所謂的彈性薪資可以解決的
  而是整體的底薪的調升  否則無法吸引
  優秀的人才往學術的路走

  目前各大學仍就以SCI SSCI等各式量化
  指標來評量教師的研究表現  完全輕視
  以自己語言發表的論文  這樣真能提升
  台灣的學術在國際上的聲譽?

助理教授六年內必須升等 否則解聘的
定更是殘害了大學的生態平衡

年輕有衝勁的學者 受制於升等的評量
在校內成為一群完全沒有聲音 完全受
資深宰制的人  讓校園中的民主 自由
平等蕩然無存
 

此六年條款既無法真正提升研究的學術
水準 (研究只有炒短線才能有足夠的產
)更是禍害無窮 必須慎重考慮廢除

 
教育政策不應有五年五百億這種做法
只為了要提升國際排名  而獎助本就已
經有充裕研究經費的明星教授  這些錢
是納稅人的錢應用來補助有能力受更高
教育 但卻沒錢付學費的人 尤其是博士
級的學生

目前的獎助金才幾千元 連生活費都不夠
而且才只有獎助三年
這麼寒酸的獎學金 對優秀的學子有何吸
引力?

2013年2月5日 星期二

不要掛羊頭賣狗肉的所得替代率


2013/1/31

 

所謂所得替代率,簡單的說就是個人退休後所

有退休福利所得與退休前所有實質經常性所得的比

值。世界各國的退休福利制度設計繁複各有不同,

但所得替代率仍為各國衡量及比較不同職業間退休

福利的通用指標。這項指標要有意義就必須先確定

其分母(也就是退休前所有實質經常性所得)必須是

真實的,但目前我國政府在改革軍公教人員退休制

度時,用本俸乘2 (或本俸乘1.7)權充為個人退休

前實質經常性所得卻是一個嚴重的掛羊頭賣狗肉數

字遊戲,國際罕見。

我國軍公教人員依其工作性質不同,本俸佔其

實質經常性所得的比例也有很大的不差異,有些人

的本俸確實只佔其經常性所得的一半,但更多的人

其本俸佔其經常性所得超過60% 或甚至三分之二以

上。若是不考慮此一差別,而一律以本俸乘 2 為所

有退休軍公教人員經常性所得來計算退休福利。 會

造成很大的誤導。舉例來說,如果政府設定 75%

退休所得替代率的上限,對本俸佔其經常性所得剛

好一半的人來說,其真實的替代率就是75% ;但對

本俸佔其經常性收入達2/3 的人來說,他們的真正

所得替代率就會是 (2/3 2 75% ) , 也就是

100%。這 25%的差距代表的可能是每人每年10萬到

50萬元的福利支出,如果以每年十萬人計算, 就是

每年100億到500億元的差距,這只會造成軍公教內

部制度的嚴重不公及讓軍公教人員日後有再度被汙名

化的機會。

政府明知有這樣的問題卻依然投機取巧,有兩

個可能的理由,第一就是顧慮社會觀感不願意將軍

公教人員的所得替代率訂得太高就先將部分軍公教

人員的經常性所得灌水,這樣就可以將軍公教的退

休所得替代率宣傳為較低的數值但民眾早已知道這

樣的把戲,豈會輕易地被愚弄?政府這樣做只是掩

耳盜鈴,將來更可能再度讓軍公教人員成為眾矢之

的,到那時一些本俸真的只占其經常性所得一半的

軍公教人員也將一起承受被汙名化的無妄之災,情

何以堪?

政府便宜行事的另一個可能理由,就是有政府

官員宣稱計算軍公教人員的經常性所得極為困難,

這也是睜眼說瞎話。絕大多數軍公教人員的經常性

所得極為清楚明白,少數特殊狀況應該也不難定義

,更何況所有軍公教人員的各種收入均有政府系統

紀錄,是全國紀錄最清楚明白的所得收入,因此要

明確計算軍公教人員經常性所得絕對比查稅要簡單

許多倍,否則政府是否乾脆也以本俸乘以二來作為

徵收所有軍公教人員稅款的計算基礎好了,更何況

這樣亂套數字牽動的是每年至少百億元以上的金額,

豈可便宜行事?

正本清源之道就是請政府以軍公教人員實際的

退休前經常性所得作為所得替代率的計算基礎,不

要再玩掛羊頭賣狗肉的事情,也不要再玩弄數字了。

如果以真正的經常性所得為替代率計算基礎得到較

高的替代率,就應該誠實負責的勇敢提出,不要先

將部分人的經常性所得灌水後再以較低的所得替代

率誤導大眾,也會造成軍公教內部的制度不公。馬

總統是一個強調誠實的人,請政府不要再做這種掩

耳盜鈴掛羊頭賣狗肉的事情了,這才是國家長治久

安之道。

             中華民國大專教師會協會常務理事

              國立交通大學教授

                                    李威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