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照」(廢紙)氾濫:學生考取多少張「證照」於教育補助款及系科評鑑的「量化指標」之一,而學校/系科為爭取補助款、教師為了爭取”教師評鑑成績”,學校/系科紛紛增設「證照」點數的「畢業門檻」;但因為很多後段學校的學生程度關係較差,只能考取一些簡單的(選擇題式、題庫式)的證照,而且需要考取多張證照才能畢業;因此舉辦證照考試的機構(協辦的學校)都大發利市。
問題是許多經濟弱的學生(已背負沈重學貸)還要付報考多張證照的費用(數幾千元以上),而這些證照在就業市場很多是「廢紙一張」,考取多張「廢紙」對學生及教育單位實質意義何在?
煩請部長能否請各領域專家/業者(憑良知/良心),制定出「有用的證照-正面表列」,不要再眛著良心強迫學生浪費錢考多張無用的「廢紙」,那才是「功德無量」。
PS:感謝老師願意跟工會分享你們的聲音,你們的聲音我們聽見了,也希望更多的老師能一同參與,讓我們的教育環境更健全。
請問教育部官員們,教育是"良心"還是"黑心"事業!!
回覆刪除還是回歸到勞委會的證照就足夠了。
回覆刪除